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1950年金秋,一代伟人毛泽东以革命浪漫主义的诗人情怀,深情赞颂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空前盛况。
又到金秋,当新疆这块祖国西北角上的美丽大地迎来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时,民族团结一家亲像阳光一样照耀在各民族心中。
“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指明了民族团结对于做好新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60年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民族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由47个民族组成的新疆2300万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在天山南北奏响一曲曲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华美乐章。
让各民族共享发展进步的成果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天山南北胼手胝足,共同奋进,对外抵御强敌,对内团结统一,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孕育了民族团结的宝贵传统。
“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即清晰地指明民族团结的极端重要性。此后,从“两个离不开”的滥觞,到“三个离不开”的完善,再到“两个共同”的提出,及至“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的论述,党中央和历代领导集体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团结理论和政策,这些理论和政策像一盏盏明灯,成为新疆各级党委政府正确认识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指针和遵循。
没有民族平等,就不可能有民族团结。6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扎实贯彻落实,为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了强大制度保障。
“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坚持民生导向,努力使改革和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民族大团结的基础不断巩固。
“现在学费、书费、住宿全免,还给补助生活费。”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贫困学生苏迪亚·买买提再也不用为没钱上学发愁了。
“从前我的小作坊只有5个人,现在我有了现代化的制衣厂,我要把衣服销往中亚五国。”在乌恰县经营民族手工艺品服装厂的亚克甫·吐尔地得到30万元的“短平快”项目资金后,致富的门路更广了。
自治区连续6年开展“民生建设年”,安居富民工程、定居兴牧工程、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等惠及百万群众;让1600多名内地流浪儿童温暖“回家”,送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到内地做手术;南疆四地州基本实现14年免费教育;开展“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助力2.3万名毕业生实现就业梦想……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落地开花,边疆各族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切实维护。
民生改善,民心凝聚。在同一片蓝天下,各族人民朝着有阳光、尊严、幸福和希望的好日子迈进,“五个认同”的理念在各族百姓心间深深扎根,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让民族团结意识植根心田
“时至今日,每每想起站在颁奖台上的一刻,我的内心依然无比激动!”这是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柯坪村小学校长买合木提·牙生的心声。
1982年11月10日,自治区首届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召开,当时只有10岁的买合木提因为从水渠中救起一名汉族落水儿童而受到表彰。如今在买合木提的课堂上,民族团结宣讲成为很重要的内容。当年深种在他心里的那颗小小种子,已经长成大树,民族团结的思想也像蒲公英一般,随着他的学生播撒到四面八方。
那次大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以月促年,让民族团结的思想深入人心,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
自治区不断深化对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认识,提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把握好三个问题;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到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伟大实践中安排和部署,让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植根于各族群众心间。
2009年,新疆通过《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