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出暑期托管服務,記者赴一線探訪——
本報記者 吳 月 李俊杰 吳 君 巨雲鵬
2025年08月10日08: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 |
江西宜春上高縣錦陽小學托管班上,學生在踢足球。 |
![]() |
湖北黃岡英山縣舉辦企業職工子女暑期托管班,緩解托管難題。 |
![]() |
河北張家口橋東區花園街街道安排志願者,照護托管班孩子。 |
早上8點半,北京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楊柳校區門口,陸續有家長送來小朋友。學生付千卉與媽媽揮手道別,被老師接進校園。“學校的托管班,解決了暑假帶娃難的問題。”家長劉女士說。
每到假期,“孩子無處去、家長看護難”是許多家庭面臨的情況。7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提出做好暑期托管,豐富假期生活,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會同街道(社區)和共青團、婦聯、工會等部門組織各類托管服務,有效解決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
暑期托管效果如何?家長、老師有何期待?記者赴多地探訪。
托給誰
早上在群裡發通知,不到中午托管班就報滿了
為何參加托管?目送女兒入校,劉女士打開話匣子:“我和愛人是雙職工,工作日沒法在家帶孩子。老人雖能幫忙,但精力有限,連續帶2個月,身體吃不消。”
暑假前正犯愁,聽說學校有托管服務,劉女士很快報了名,“孩子很期待,因為這裡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
隨付千卉來到校園,記者看到,第一個環節是晨練,孩子們伴著音樂鍛煉身體。半小時后是自主學習時間,付千卉讀起從家帶來的課外書,老師不時提醒注意坐姿。11點半,午餐到了,藕盒、木須肉、香蕉……“好吃!”付千卉連連點頭。
除了學校托管,不少街道、社區也開設暑期托管班,推出家門口的官方帶娃服務。
早上8點,安徽合肥廬陽區,在魯園社區翡麗城小區快遞站點工作的秦瓊枝把孩子送到社區暑托班,趕著去幫丈夫送快遞。
“想過把孩子送到興趣班,但有經濟壓力。也想過自己照顧,但收入就會減少。好在有公益托管!”秦瓊枝說,“現在,孩子白天到社區,省錢又放心,我也能安心工作。”
魯園社區黨委書記祝天婷介紹,由於場地有限,為保証托管質量,社區托管班一期招收20個孩子,“早上在群裡發通知,往往不到中午就報滿了。我們正努力嘗試多開幾期,照顧到轄區內更多孩子。”
此外,一些單位、園區也探索托管服務,帶娃上班成為部分家長的選擇。
“單位的愛心托管班解決了后顧之憂。”早上上班,國網湖北超高壓公司職工時偉君把兒子帶到職工活動中心,下班再一起回家。公司工會從球館聘請了教練,還在職工中招募志願者,開展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
共青團湖北省委書記劉治田介紹,今年暑假,全省3800余個愛心托管班陸續開班,較去年增加300余個,新點位主要設在園區、商圈、樓宇等,突出對雙職工子女、新興領域青年子女和留守兒童、經濟困難家庭兒童的服務覆蓋。
怎麼管
開放圖書館、運動場,開展文體活動、作業輔導等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托管服務應以看護為主,確保學生得到充分休息﹔學校要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各類資源設施,合理組織一些集體游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服務。
孩子在暑托班能做什麼?老師除了“看娃”,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預備,開始!”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花園小學,小籃球場上,體育老師李廣成吹響哨子、喊起口令,帶孩子們玩投沙包等。
幾個游戲結束,身體微微出汗,接下來是自由鍛煉環節:孩子們三五成群,領取喜歡的運動器材,打羽毛球、踢毽子、跳繩……
“暑期托管,也要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為保証鍛煉,體育老師每天值班,上下午各安排1小時體育活動。”學校黨總支副書記張金玉帶著記者參觀校園:閱覽室書籍自由取閱,用餐后要垃圾分類,離校前打掃衛生……點點滴滴,都是育人細節。
豐富的活動,離不開多方參與。在上海普陀區,團區委和教育部門共同組織,在10個街道、鎮開設27個愛心暑托班。“緩解看護難的同時,還希望搭建多維度的實踐育人平台,引導學生度過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團普陀區委書記呂歡說。
“長征鎮愛心暑托班‘智趣AI樂園’活動中,孩子們與歷史人物智能體對話﹔長壽路街道愛心暑托班,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講解食品、藥品等相關知識……”呂歡介紹,暑托班順利開展,背后是多部門聯動:區財政支撐整體運營,教育部門協調保障辦班場地,公安、衛健等條線提供保障,街道、鎮協調招生等前期籌備工作。附近高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也積極參與,不斷豐富暑托班的服務內容。
“托管要體現假期特色,在安全看護基礎上,提供區別於學期內學科教學的項目,如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等,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薛海平說。
難在哪
人員、場地、內容需更多保障
在一所承辦暑期托管的小學採訪時,記者看到,值班干部的手機消息不停:鬧鈴響了,提醒統計第二天用餐人數﹔微信群裡,家長留言希望提前接娃﹔開班不到一周,文件夾裡已有20多個文檔,包括教師安排表等……
不少教師坦言,辦好暑期托管班並不容易:教師志願參與,需合理安排時間﹔學生來自不同學校、年級,管理和針對性開展活動有難度。引入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是許多基層教育工作者的期待。對此,一些地方積極探索。
引入志願者,人員保障更到位。
唐調吟誦、非遺手工……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30多名學生在徐匯區漕河涇街道愛心暑托班擔任志願者,結合專業所長開展活動。學院黨委副書記戚靜介紹,同學們可以鍛煉教學和班級管理能力,還能收獲志願服務時長和一定補貼。
“一次,孩子們拉著我的手問:‘老師,什麼時候能再見到您?’那一刻,我很感動。”研究生邵敏怡是第四次擔任志願者,她將所學知識用於實踐,與孩子們結下深厚情誼。
在湖北沙洋縣官垱鎮高橋社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志願者開拓了農村娃的視野。“這幾年都有大學生來支教,他們很有責任心。今年有55個孩子報名參加托管,每天幾乎沒有人缺席。”高橋社區黨總支書記張春城說。
用好社會資源,暑期生活更多彩。
合肥包河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湖畔少年團”志願服務夏令營的禮儀實訓環節,小營員們抬頭挺胸,練習講解歷史故事。一旁,合肥包公園景區講解員胡梅不時提出建議。
“家門口有免費的夏令營,我想讓孩子體驗體驗。”家長汪麗說。據悉,包河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非遺、科技創新等主題夏令營,可容納超1000名中小學生。
合肥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郎秋艷介紹,當地多部門挖掘社會育人資源,推出“為您帶娃”暑期服務,共1143個項目,包括托管看護、公益夏令營、場館參觀、賽事觀摩等類別。下一步將繼續整合優質資源,提升暑期托管服務的質量。
“應鼓勵多方主體參與,提高供需匹配度,形成層次多、覆蓋廣的暑期托管服務體系。”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副教授周立民建議,利用博物館、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資源,引導大學生志願者、社會專業人士等參與,提高家校社協同育人效果。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0日 05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