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讓青春在鄉村振興中閃閃發光

2022年05月09日14:33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讓青春在鄉村振興中閃閃發光

“賀書記來的這一年多,給村上做了很多好事。現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產業發展興旺,大家的腰包更鼓,日子更美了!”5月5日,渭南市華州區瓜坡鎮南沙村村民許萬勝告訴記者。

2021年7月,渭南市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鄉村振興一線,賀龍飛來到南沙村成為駐村第一書記。在賀龍飛的帶領下,南沙村干部群眾凝聚力不斷增強、干事創業動力更足﹔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收入不斷增加﹔移風易俗不斷推進,文明有禮蔚然成風。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青春因奮斗而精彩。在我省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與賀龍飛一樣的廣大年輕黨員干部挺身而出,將青春的奮斗足跡鐫刻在鄉村大地上,讓青春夢想與時代主旋律同頻共振,迸發出屬於青年的時代最強音、最華美樂章。

年輕人建起了“新村子”

5月6日,在楊凌示范區楊陵街道馬家底村,29歲的李鬆一身庄稼人打扮——頭戴斗笠、身著布衣,正在“一分田”項目現場查看工程進度。

李鬆說,剛到馬家底村時,自己還是細皮嫩肉。第一年過去,他的皮膚晒成小麥色。到第二年,小麥色變成了蕎麥色。

如今,李鬆晒得黑黝黝的,馬家底村反倒變得亮堂堂的。

2019年,楊凌示范區計劃依托馬家底村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發展鄉村旅游,聘請李鬆帶領陝西垚森農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定文旅項目設計規劃。

初到馬家底村,李鬆沒有一點思路。之前,他們團隊承接的大多是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規劃與建設,根本沒有接觸過鄉村文旅項目。但是,李鬆愛較真、善思考,不肯放過任何一次成長的機會。

2020年,李鬆帶領團隊對關中傳統村落和民居進行全面調查研究,在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調出關中民居結構圖以供參考。用了大半年時間,李鬆和同事順利完成了馬家底村改造規劃,涵蓋民宿建設、產業發展、村容提升等方面。

在楊凌示范區的支持下,馬家底村改造規劃項目順利落地實施。精美別致的民宿建成營業,特色鮮明的游樂場落地開放,昔日村遠、路爛、溝深、人窮的馬家底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示范村。

看著規劃變成現實,李鬆和同事有點留戀馬家底村。改造工作結束后,李鬆在馬家底村租下一處宅基地改造為關中民居,並將公司的設計團隊安置在此處辦公。

最近,李鬆和團隊正在馬家底村建設鄉村田園綜合體項目。該項目流轉村集體土地40多畝,打造“一分田”認養新模式、新品種果蔬採摘園,能夠有效利用農村閑置土地,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的,因此我對農村有著很深的感情。當前,政府對農村發展非常重視,各方面的政策對農村非常有利。我希望在農村闖出一片天地,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李鬆說。

年輕人當起了“領頭羊”

“五一”假期店裡生意火爆,可忙壞了牛浩。

“這幾天從早上10時開始烤串、招呼客人,一直到晚上10時才休息。”5月6日,在延安市寶塔區萬花山鎮向陽村的“觀音橋”農家樂院內,負責人牛浩笑著告訴記者,年輕人返鄉創業要吃得了苦,才能收獲更多甜。

向陽村交通便利,距離延安城區10多公裡,靠近萬花高速公路口和萬花山景區,客流量大。早在2006年,牛浩父親牛建軍就成為向陽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開辦了農家樂。

2016年,26歲的牛浩回到家鄉。順利“接棒”農家樂生意后,他借助萬花山鎮政府打造農家樂“一條川”的項目,對老院子升級改造,建造了仿古建筑風格的農家大院。

“有政府搭台,作為返鄉創業青年,我一定要唱好這台‘戲’。”牛浩說。

嚴格把關食材,做出最純正的農家味道﹔每年冬季,帶廚師外出“取經”,做精做優陝北特色菜﹔每隔一段時間開發新菜品,更新菜譜……在改善院內環境的同時,牛浩在菜品品質提升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

農家樂火了后,不少村民前來學習菜品制作和經營管理,牛浩都知無不